9月28日至29日,平昌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六次会议。刘谦祥、郑南贵、蒲秀琼、张松民、李玲玲、李天寅、陈光荣等常委会领导及其组成人员出席会议,县委常委、副县长谢友先,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赵建仁应邀列席会议。会议由郑南贵主持。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2006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资金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了县人民政府2006年度财政决算;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2007年1—8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及部分主要指标计划调整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2007年1—8月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2004—2006年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汇报。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县人大常委会有关规范性文件,表决通过了有关人事任免。
关于2006年财政决算。会议认为:2006年县财政决算所反映的预算执行情况总的是好的。县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在落实坚持可续发展观,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加强资金调度,保障重点支出需要,为全县社会稳定、各级政权机构正常运转、职工工资、、退休金、低保、社会保障、公共事业发展、重点工程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基本达到了预算执行预期目的。但在财政运行中也存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滚存债务包袱沉重,二是抓挪专项资金严重,三是预算执行不严肃,四是政府性收益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五是财政资金监督存在疏漏。会议要求:财政部门一要进一步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促进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化,提高财政管理的透明度;二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加强收支脱钩管理;三要建立完善规范的控制新债机制;四要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五要加大与省对口部门的对接力度,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六要积极培育新的财源,开源节流。
关于2007年1—8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及部分主要指标计划调整。会议认为:2007年1—8月,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人民积极应对政策、市场等变化因素及洪涝旱灾的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积极有序,基本到达了预期目的。对因扩权强县等原因,对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所作的调整,会议认为符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基本可行。会议同时指出,2007年1—8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中,也存在着诸如产业机构调整不力、工业经济对税收的贡献率低、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发展环境不够宽松等问题。会议要求县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一要重抓工业,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财源增长点;二要抓紧项目实施,以投资拉动经济快速发展;三要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把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四要持续做好扩权强县对接工作,争取上级支持。
关于2007年1—8月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会议认为:全县2007年1—8月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总的情况是好的,基本做到了收支平衡,支出略大于收入,特别是扩权强县对接工作成效显著,为平昌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后几个月的工作,会议要求:一要千方百计组织收入,二要强化预算约束,三要加强资金调度和财政基础工作,四是要继续做好扩权强县后与省对口部门的对接工作。
关于2004—2006年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会议认为:全县2004—2006年中小学危改资金安排基本适当,使用基本规范,对解决“上学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资金具体使用中,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一些地方危改工程规模控制不严,人为铺大摊子,致使产生新的债务负担;二是对危改资金的拨付监管不到位,造成资金使用不当,影响了工程进度;三是“吃、拿、卡、要”现象突出,加重了学校负担;四是少数危改资金被挪用。会议要求:县人民政府一要及时组织联合调查组,认真对全县中小学危房及危改情况进行一次大检查,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二要合理安排危改资金,严禁控制建设规模;三是要完善自己拨付程序,加强危改资金管理;四要寻求多方支持,禁止在危改中乱收费行为。
会议提请任命杜冰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接受了薛春喜、杨书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的请辞。
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府办、农办、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统计局、经商委、国税局、地税局、教育局、建设局、安监局及人大常委会机关各委室负责人,部分乡镇人大副主席、县人大代表列席会议,县政协党组副书记孙高晓应邀参加会议。(文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