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决议决定

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审计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09-10-12   发稿人:人大办   阅读:次   字体:[] [] []

 

     9月28日上午,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审计局局长李明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县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资金收支审计报告》(以下简称《审计工作报告》)》。会议认为,该《审计工作报告》真实客观地反映了2006年县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资金收支情况,既肯定了成绩,更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数据翔实,事实清楚,令人警醒。
 
     郑南贵:我提几点要求:一是针对审计工作报告提出的问题,相关部门迅速制定整改措施加强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县人大常委会。二是财政预算必须强化刚性约束,一旦确定不得随意调整。三是要做到内审与外审结合,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四是对严重违背财经纪律和制度,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格追究责任。五是要逐步建立公正公开的财政框架,促进公平透明的财政体系的建立,特别要对弱势群众予以适当倾斜。
 
     蒲秀琼: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与往年有所不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大胆披露。这既是《监督法》的要求,也是对我县财政事业负责的态度。从《审计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2006年我县财税工作,通过争取政策扶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多种方式,重点支出得到保障,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但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挪用专项资金现象突出、预算执行不严肃、收益金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等等,使我县财政工作面临诸多风险。我建议:一要加大《审计法》宣传力度,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审计意识;二要突出审计重点。特别是对预算执行、重点工程支出、工程项目绩效等要极大审计力度;三要加大对审计出的违规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
 
     李天寅:挪用专项资金,风险巨大,特别是我县成为全省27个扩权强县试点县后,必须规范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唐明:我认为,加大对财政的监督,必须研究方式,创新方式。一要加大对财政工作过程的监督,人大要提前介入,而不能做“事后诸葛”;二要推行重点工程项目绩效审计,要追问每一笔资金的去向和产生的效益。
 
     秦万源:我建议,一是人大常委会在适当时候,再次听取审计局对审计工作报告中所反映出的违规违纪案件的查处结果;二是财政预算,必须树立公正公平意识,特别要注重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三要开源节流,做到应收尽收,厉行节约。
 
     谢友先:大家的发言,既语重心长,又富有建设性,作为政府分管领导,我既感到沉重的压力,又感到极大的挑战,带给我的是无尽的思索。我认为,做好我县的财政工作,必须立足我县的实际。我县财政工作存在三大矛盾:一是沉重的负债与财政预算的刚性执行的矛盾愈来愈尖锐;二是有限的财力与旺盛的增资因素的矛盾愈来愈尖锐;三是脆弱的经济基础与区域经济竞争的白热化的矛盾愈来愈尖锐。为此,2008年,县财政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一是积极打造透明公平财政收支体系;二是坚持有保有压的编制思路;三是建立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审;四是整合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的力量,加大问责责任;五是做好与省对接工作,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文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