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南贵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带领委班子和全委干部职工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团结协作,奋勇拼搏,共克时艰,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年 GDP完成55.55亿元,同比增长14.3%,超计划2.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93亿元,同比增长59.1%,超计划32.2个百分点;协同相关部门累计争取各类项目到位资金8.98亿元,创下历史新高;CPI控制在101.5%。年终发改工作在县委、政府综合考评中获得第三名;争取项目、实施项目均获得县委、政府考核单项奖,发改项目争取团队被评为“优秀团队”;价格工作被省、市物价局表彰为《价格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2009年度全省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先进集体》。现将全年履职尽责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力以赴推进项目,提升投资拉动作用
1、深研政策储备项目。积极研究国家投资导向和产业政策,围绕支持巴中革命老区发展储备项目137个,确立了“十二五”期间194个重点项目,编制申报了2010年拟争取中央投资项目106个,162个重大项目进入国家、省项目储备库,编制了72个总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的重大前期工作项目,为全县项目争取奠定了坚实基础。
2、拼抢机遇争取项目。全年协同相关部门累计争取各类到位资金8.98亿元,其中发改委争取资金3.06亿元,同比增长35%,连续三年创下历史新高。争取投资上千万以上的重大项目21个,争取港澳援助教育、卫生项目7个,总投资11535万元,总投资3.97亿元的平(昌)营(山)路、4.13亿元的双桥水库成功立项批复,牛角坑水库调概增资1亿元。县城供水管网改造、精神病医院、驷马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等28个重大项目挤入2010年国家投资建议计划。在项目争取上我们做到了:“为了明天府首万语心无愧,争取项目发展平昌自安然”。
3、提前加快实施项目。积极探索项目推进措施,不断创新项目推进机制,采取领导挂包、倒排工期、专题报道、影像回放、预警通报、诫勉谈话等方式强力推进扩大内需、灾后重建和132个实施项目建设步伐。先后印发项目整改通知书69份,督察通报56期。年初计划实施的132个项目,完成投资22.6亿元,占计划的107%;134个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完成投资2.36亿元,占上级补助的104%;95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全面完工。全县累计完成项目投资30.16亿元,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42.93亿元。
4、健全机制管理项目。积极组织乡镇、部门加强项目业务培训,建立重大项目招投标联席会议制度和会审制度,规范业主单位招投标行为,切实加强过程监管。全年共受理招投标110件,其中公开比选项目82个,公开招投标项目28个,处理违反《招投标法》项目6个,并处罚款4.3万元。认真落实项目资金拨付“一单六签”制度,强化审计、监察的全程跟踪,保证了资金安全。起草《平昌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平昌县招投标监督管理实施办法》等8个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了项目建设行为。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在中央、省、市检查组检查中,均未发现重大问题。
5、以工代赈有序推进。全年争取以工代赈资金1230万元,完成以工代赈新农村元山示范片建设任务,并通过省、市检查验收。完成土垭中兴、青风千佛等4个村的重点贫困村项目,佛楼永乐、龙岗乘风等5个乡镇10个村世行贷款项目,配合县交通局完成白衣大桥工程建设任务,驷马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通过比选竞争立项。
二、履职尽责当好参谋,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1、邀请专家把脉支招。积极主动汇报衔接,邀请省发改委王光四、曲木史哈、刘媛、陈华亨、童章顺以及规划处、农经处等10多位领导亲临平昌指导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省以工代赈办主任陈华亨受省政府委托,到平昌调研支持巴中革命老区情况,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巴中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聘请省经济发展研究院专家和省农科院教授到平昌调研,对平昌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做出了科学定位。
2、科学编制发展规划。一是编制年度计划。在年初人代会上,提出了《2008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和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报告》和《平昌县“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和部分指标调整的报告》,9月又就计划执行情况及指标调整情况向人大常委会作了报告;二是编制“十二五”规划。8月专门聘请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区域研究专家到平昌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前期研究工作。目前,已完成规划初稿、指标和重点项目建议,正在征集社会各届意见和建议。三是编制项目规划。抓住国家政策导向,编制了《支持巴中革命老区平昌县项目规划》、《四川省以工代赈平昌县(深丘)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中西部初中工程规划》、《平昌县精神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
3、加强经济预警预测。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履职尽责,超前思谋。围绕产业发展、重点项目、民生价格等组织力量展开深入调研, 8篇调研被省、市采用;每季度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联席会,深入分析经济运行走势,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措施建议,编印季刊《平昌经济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三、尽心尽力维护民生,不断强化价格监管
1、价格检查取得成效。重点对医疗药品、农资价格、客运票价、教育收费、建筑收费、水电气等民生价格开展监督检查,累计检查经营服务单位89家,共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29件,涉及金额187.19万元。特别是推行商品服务明码标价,评选价格诚信单位,畅通“12358”价格举报电话,查处农村客运票价联合检查执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2、价费管理有声有色。全年对11个价格监测网点5大类78种商品和服务采价256次,对车用压缩天然气(CNG)、有限电视收视维护费、龙潭溪经济适用住房、商品混凝土、乡镇场镇供水、殡葬服务、销售电价进行了成本监审。取消收费项目42项,降低收费标准13项,对行政事业单位及各中介服务机构的534个收费项目进行了年审。积极拓展认证领域,首次进行了国有资产处置价格评估和车物损鉴定,全年共办理涉案物品价格鉴定67起,车物损鉴定1起,国有资产处置评估6起。
四、以作风整顿为抓手,切实加强机关建设
1、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传达贯彻省、市、县委、政府的决定、决议。组织全委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王瑛精神,争做“朴实、吃苦、感恩”巴中人,深入联系村开展民情大调查,积极撰写调研文章和学习心得,并评选优秀给予奖励。全年被省级刊物、网站采用调研文章13篇,信息56条;被市级刊物、网站采用调研文章1篇,信息19条;被县级刊物、网站采用调研文章1篇,信息49条,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2、切实整顿机关作风。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加强干部作风整顿的决定,针对社会上对发改委干部作风的不良反应,进一步加强了对干部职工教育管理。认真执行请销假制度和考勤制度。围绕目标任务,每月定期召开工作汇报会,加强工作督查。认真化解原物价分流人员信访问题,妥善解决他们在岗期间的养老保险;行政审批股按照公开承诺和网上审批流程,办理投资项目审批148个,全年效能测评非常满意率达100%。
3、不断加强人才培养。6名中层干部实行轮岗交流,两名中层干部进入委党组成员,一名中层干部走上副科实职岗位,选派1名中层干部到省发改委学习锻炼;从“211工程”院校引进6名本科毕业生,实行“一对一”结对互学,对每位大学生指定一名业务骨干进行帮带。先后安排12名干部到巴中、成都等地培训学习,邀请国家发改委下派干部唐继发到我委授课。这些举措大大改变了全委干部职工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提升了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