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人大常委会
关于我县学校食堂建设与管理情况的
调 查 报 告
(2012年11月20 日在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
县人大教工委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积极推动我县学校食堂建设与管理,保障广大学生食品卫生安全,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部署和第十三次主任会议安排,10月上旬,县人大教工委在常委会副主任李玲玲的带领下,深入张公、元山、五木、得胜、高升、驷马、介牌、喜神、一中、二中等学校,通过实地查看、走访了解、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等形式,对我县学生食堂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有公办中小学校574所,其中:中心校86所,村级小学488所。截至2012年9月底,有中心学校学生食堂62个,建筑面积30900㎡,可为学生提供饭、菜、饮料等综合服务;中心校和村校小伙房344个,建筑面积10700㎡,主要为学生提供蒸饭服务。我县食堂的经营形式分学校自主自营和对外承包经营两种。目前,62个食堂中学校自办的13个,占21%;对外承包经营的49个,占79%。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学生食堂建设,把建好学校学生食堂、维护学生饮食安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主要领导多次对学校学生食堂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对学校学生食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费和管理问题,多次召开由财政、教育、卫生、质检、工商部门参加的联席会和协调会进行研究解决。县教体局把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全县中小学校年度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明确校长为学校食堂建设与管理第一责任人,细化了学校分管领导、食品安全监管员、食堂经营业主的管理责任,构建起“政府主抓、教育主管、部门联动、乡镇参与、学校主体、校长负责”的管理体系。
(二)制度健全。按照《食品卫生法》和教育部颁发的《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中的相关要求,出台了《平昌县学生食堂建设与管理工作细则》,建立了标准的食堂管理机构网络图和管理流程体系,健全了《食堂卫生安全公约》、《食堂工作人员岗位职责》、《食堂卫生基本要求》、《食堂安全责任书》规章制度,并统一制发了《学校食堂食品采购与进货验收台帐》、《学校食堂食品销售台帐》、《学校食堂消毒记录》、《学校食堂饭菜留样记录》、《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学习培训记录》、《学校食堂日常检查记录》等资料,从而从制度上保证了食堂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三)加大投入。近年来,县人民政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认真实施灾后恢复重建、西部初中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校安工程等教育项目,先后投入资金6400多万元,新建学生食堂及小伙房123个,面积26600余㎡;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利用闲置房屋改造学生食堂和小伙房283个,面积14000㎡。2012年在建的16个学生食堂及小伙房,面积14000㎡,即将竣工。
(四)强化管理。县教体局高度重视学校食堂管理。首先严格从业人员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做到安全上岗。二是严格食堂卫生管理,规定的25米范围内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无异味。饭堂和操作间空中无蛛网,地面整洁,操作间及保管室防鼠、防蟑螂、防苍蝇和其它有害昆虫防护措施基本具备,排烟装置基本符合要求。三是严格食品留样备查和餐具消毒制度;坚持对食品进行24小时留样。四是强化膳食委员会管理,由学生、家长、教师组成的膳食委员会要定期进行饭菜成本测算,合理确定饭菜价格,加大对饭菜质量的监管力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我县学校食堂建设加快,管理有序,师生满意。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缺口大,建设推进难。目前,全县尚有24所中心学校、144所村级小学没有食堂或小伙房。要完成全县所有中心校和村级小学食堂或小伙房建设任务,经测算,需资金4000万元。
(二)监管有缺位,制度坚持难。个别学校对承办经营的食堂未完全尽到领导、管理和监督的责任,学校缺乏专门的监管人员,把食堂的管理经营责任甩给食堂经营方,认为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就行了。检查中, 一些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对相应制度掌握不牢,尤其是清洁消毒、索票索证、台账建立、密封后冷藏48小时食品留样等制度执行不力,
(三)食品采购质量不高。调查发现, 有的学生食堂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食品及原材料采购中,采购无检疫报告的肉食产品以及廉价、质量不好的疏菜产品;有的食堂采购菜品单一,且生熟混放,存在安全隐患;有的食堂的米、面、油等大宗商品采购无追溯票证或软件资料记录、存档不齐。如五木小学食堂采购的疏菜质量欠佳,给学生提供的饭菜质量不高。
(四)食堂设施配备不全。目前,由于我县食堂大多数是对外承包经营, 而承包经营者认为硬件是自己投入的,管理经营是自己的事,各种硬件设备可要可不要,其中包括消毒设备,没有严格按学校食堂要求建设,从而形成安全隐患。如元山中学食堂没有消毒柜,无法给学生提供正常的餐具清洁消毒。
四、几点建议
学校食堂是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和社会的稳定。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推进食堂建设。目前,我县尚有24所中心校、144所村级小学没有食堂或小伙房。要积极争取国家实施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食堂建设专项资金和其他资金,本着“节俭、安全、卫生、实用”的原则,采取“建”和“改”的办法,加快推进学校食堂建设。“建”,就是在没有空余校舍的中心校和学校新建食堂或小伙房;“改”,就是利用村级学校富余校舍,将其改造成能够提供蒸饭、炒菜、饮水等综合餐饮服务的小伙房。2012年在建的16所学校食堂要尽快竣工,投入使用;2013年完成剩下8所中心校食堂和144所村级小学小伙房建设任务。
(二)加强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做到采购从源头做起,清洁消毒、留样各个环节都要制度化、常态化管理,要有记录,严把大宗原材料和主要调味品的采购关,逗硬实行定点采购并索验票据制度,建立原材料进销台账,把学生食堂食品安全放在重要位置。
(三)加大食堂监管力度。认真落实《平昌县学生食堂建设与管理工作细则》,进一步强化各方责任。一是县教体局要形成定期巡回检查制度,勤下乡、勤检查。二是学校要明确食堂监管责任,确定专人对学校食堂进行管理,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三是加大部门配合力度,安监、卫生、物价、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要定期对学校食堂的安全、卫生、质量、价格进行监督检查,对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学校和校长从严追究相关责任。四是要继续坚持完善和巩固膳食委员会制度,定期对饭菜进行成本测算,合理确定饭菜价格,坚决禁止擅自涨价行为。要加大对校园周边乱设摊店及自办小伙食店的集中整治力度,保证师生有一个安全和谐的就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