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决议决定

【决议】平昌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贯彻实施情况报告的决议

(2023年11月29日县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通过)

发布日期:2023-12-01   发稿人:平昌人大   阅读:次   字体:[] [] []

县人民政府:

   平昌县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简称〈促进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自《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促进法》贯彻落实工作,认真组织开展《促进法》的学习宣传,坚持把依法推动乡村振兴作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存在工作整体合力发挥有待提升、特色产业质效不高、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基层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为此,特作如下决议。

   一是统筹谋划,进一步压实乡村振兴政治责任。各镇和县级有关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有关决策部署上来。在县委领导下,乡村振兴各成员单位要拧成一股绳,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专项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政策举措落实落地。要加强宣传教育,尤其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加强《乡村振兴促进法》学习培训,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依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二是整合资源,进一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全县有扎实的产业基础,要紧盯茶叶、花椒、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持续加大生产、加工、销售等链上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积极推动产业规模化、链条化和标准化建设。培大育强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文旅融合。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转化和流通,着力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打造农产品终端知名品牌,让地域优质产品走出大巴山。围绕优势农业产业加快镇级园区建设,加大农业招商力度,补齐建强特色农业发展全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让农民共享高附加值带来的“红利”。

   三是完善配套,进一步提升农业基础条件。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统揽,围绕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方向和经营方式,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农户闲置碎片化的小田块进行规划整合,推行分散平地“小块并大块、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等宜机化改造,逐步把辖区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设成为集中连片、设施配套、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为打造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造基础条件,实现农业从传统、粗放、低效型逐步向现代、集约、高产高效型转变。

   四是引才聚智,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人才保障。以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和基层紧缺型人才需求为导向,制定优惠政策,引导鼓励现有科技、教育、卫生、农业等城市人才向基层流动,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围绕现有特色产业发展,靶向引进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农村急需型专业人才,扶持培育一批的乡村本土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切实解决基层产业人才数量不足问题;以本土人才为重点,积极培育以新型农民、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为核心的“懂农业”“爱农业”土专家和田秀才,摆脱乡村人才匮乏和断层困境。

   上述决议内容连同执法检查报告一并,请县人民政府认真研究处理,2024年6月底前将研究处理方案书面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县人大常委会将适时跟踪督查,2024年11月底前将听取和审议该决议落实情况的报告。

 

 

 

 

                                                      平昌县人大常委会        

                                                      2023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