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长杜小兵同志委托,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2024年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请予审议。
一、建议办理主要举措
接到县人大代表建议后,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按照职责分工和属地原则进行任务细化分解,积极推进建议办理落地、落实。一是注重统筹推动。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主要领导亲自研究,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各分管县领导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及时印发《关于认真做好2024年度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做到了责任清、要求明、时限准,全面启动建议办理工作。二是注重部门协作。县政府办公室积极做好建议办理的统筹协调,始终突出“3个聚焦”【聚焦重点、聚焦民生、聚焦关注】,陆续推进代表建议涉及的项目建设、基础补短、服务提升等工作,对一些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通过实地考察、联合面商、部门协同等方式,组织多方参与、通力配合,全力加快办理工作进程。三是注重跟踪督办。政务督办服务中心扎实做好跟踪服务和工作督办,以电话提醒、工作提示、现场交办等方式,适时督促各承办单位加强与代表充分沟通,听取代表意见和建议,共商最佳办理方案,确保代表建议高标准落实到位。先后开展专项督查1次、下发提示函12份、现场交办任务24项,并邀请到县人大代工委领导开展现场督查1次。
二、建议办理推进情况
县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全县人大代表聚焦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民生保障,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一批高质量、高水平,兼具指导性、借鉴性的建议意见,其中45件交由县人民政府办理。截至目前,45件建议满意率、办结率、见面率均达100%。
(一)对代表建议所反映的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A类件34件,占比76%。一是城市建设类。主要为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第09号建议、第12号建议、第27号建议、第37号建议、第38号建议】。2019年以来,我县共规划编制老旧小区改造并争取到位改造任务117个,基本实现主城区全覆盖。行业主管部门按照“改一片成一片”的工作思路,围绕“五改四拆三增”主要改造内容分批推进。截至目前,已完成三江片区、华严片区、地税局片区等70余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惠及群众10万余人,永福片区、唐家碥片区、陈家沟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年底前可全面完成;地税局片区、中医院片区、政法街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经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将陆续分批、按步骤有序实施。二是交通旅游类。关于加快推进澌滩大桥的建设【第03号建议】、关于加快推进S404道路建设【第29号建议】、关于做好S409线交通管护【第20号建议】和关于开通江口街道临江社区公交线路【第36号建议】等建议,聚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便群众出行等问题。通过多方努力,澌滩大桥已于今年7月复工,即将进行桥面施工;S404线跑马至江家口段已纳入《四川省普通省道网布局规划(2022—2035)》,S404线平昌段新(改)建工程已纳入《四川省39个欠发达县域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专项实施方案》,其中龙岗镇至佛楼镇段、青云镇至响滩镇段、云台镇澌滩社区至灵山镇段改建工程、响滩镇至龙岗镇段新建工程,已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设计、预算、财评等项目前期工作,年底可进入实质性建设,预计2025年底全面完工;S409线已规范设置标志标线,交运局、交警大队进一步增加人力、物力,协同推动车辆测速、交通执法、道路管护等工作,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已调整13路公交车运行线路,由原上江一号至通河大桥头顺延至临江社区老鹰寨,沿线途经城东大库以及望江、大宁、临江3个社区,每天往返5个班次,极大地方便了临江社区居民安全出行。三是管理服务类。关于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第10号建议】、关于规范县城街道停车及收费管理【第11号建议】、关于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第15号建议】、关于支持小微企业【第30号建议】、关于加强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第42号建议】等建议,聚焦城市管理、民生保障和企业发展等问题。相关部门以提升城乡环境大提升为契机,以营造企业最容易做生意的氛围为出发点,齐心协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新形象。一方面,持续优化城市管理,合理利用城市有效空间,城市综合秩序明显改善。扎实开展人行道、公共广场、农贸市场三大专项整治行动40余次,已安装1530个智能化停车位智能配套设施。另一方面,持续开展欠薪攻坚等专项整治行动,刚性落实惠企政策,切实维护企业和农民工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全力做好省级涉民营企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试点工作,追发523名劳动者工资等报酬496.32万元;再一方面,强化物业等服务领域规范管理,上城丽景、狮城佳苑等30余个小区已成立业委会,将全县48家物业服务企业纳入信用管理。今年以来,处理约谈8家物业企业,对3家物业企业实行退出机制。四是教育医疗类。关于提升县域内医疗人员服务能力【第14号建议】、关于推进镇龙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第8号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德行、健康教育等工作管理【第24号建议】等建议。一方面,省卫健委将平昌确定为重点联系县,与华西、省医院等多家省内外品牌医院建立医联体,建成专科联盟18个、专病中心3个、博士工作站1个,17名专家博士医生在平常态诊疗服务,同时8月30日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印发《平昌县深入推进“八统一”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正加快打造医共体建设“升级版”。另一方面,全面贯彻落实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工作,目前镇龙中心卫生院改造正在开展方案设计。再一方面,紧扣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的内涵和底蕴,抓实劳动实践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家校协同教育等主题活动,引领未成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今年组织近40所中小学2万余名中小学生参加各类研学活动。五是其他类。关于及时兑现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资金【第34号建议】建议,县政府及行业部门正持续加大指标交易价款催收力度,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全力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今年已向11253户农户支付安置补偿款4847万元。此外,关于加快推进金宝浙川茶旅融合产业二期建设、关于解决兰草镇螺蛳等村季节性供水不足、关于进一步加大对茶叶产业扶持等建议均在县政府的统筹推动、各相关部门的攻坚克难下得到解决或基本解决。
(二)对代表建议所反映的问题,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B类件9件,占比20%。赵浩、王仕明、张冰雁等代表提出的《关于笔山小学与笔山初中合并的建议》【第7号建议】、关于进一步推进支付非镇属项目下欠辖区农民工工资【第18号建议】、关于加大支持兰草场镇建设【第19号建议】等建议。一方面,笔山初中与笔山小学在校学生分别达530余人、1660余人,若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规模将近2200人,现有教学场地、设备设施等均达不到国家规定生均指标要求。另一方面,全县23个场镇污水处理站工程结算事宜,经县政府多次研究,已于今年4月组织住建、财政、审计、项目业主等进行了全面摸底,8月初步确定工程竣工结算执行标准、人工单价及材料价格,9月全面启动工程资料的移交、初审等工作,待工程竣工结算后,分批支付农民工工资。再一方面,住建、水利等相关部门已专题研究,统筹规划,近期将场镇路灯建设纳入专项整治。此外,关于在县城区域内合理建设观光电梯和几处学校门口建设人行立交、关于建设改革医保的缴费标准和机制等建议,县政府已将其列为重点关注内容,持续推进相关工作,主动创造条件,尽可能促使更多建议向A类件转化、落地。
(三)对代表建议所反映的问题,因受现行政策、管理权限、资金投入等因素制约,现阶段不能解决、不能办理C类件2件,占比4%。鲜新明等代表提出的关于立项建设汉(中)巴(中)渠(县)大(竹)梁(平)高速的建议【第26号建议】,因《四川省高速公路布局规划(2022—2035)》出台不久,还暂未启动全省高速公路布局规划编修工作,我们将持续向上对接汇报,争取更多利民惠民的交通项目纳入规划、落地平昌。张静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将平昌电视台信号接入网络平台的建议【第39号建议】,因网络平台是通过互联网将电视节目集成后通过IP方式传输,易遭到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对党政信息进行攻击,根据国家政策和网络安全等规定,不具备接入条件,我们将不断加大对全县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更好发挥地方电视公益属性,实现城乡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建议办理工作存在问题及下一步计划
在县人大常委会的关心支持下,今年人大建议办理工作推动解决了我县一批事关发展和民生的实际问题,取得了扎实的办理成效,但离人大代表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建议办理的水准不高。部分承办单位办理机制不够完善、解决措施不够具体、落实力度不够强劲、答复意见不够规范,对一些建议的办理缺乏临门一脚的勇气和毅力,虽付出艰辛努力但成效不够显著。二是主动对接的意识不强。部分承办单位仅在建议办理见面会前,才与领衔代表电话沟通,未常态化、深层次地开展走访咨询、座谈交流,特别是与附议的代表的沟通不够充分,未能真实掌握代表的心声,导致办理成效有偏差。三是分层推动的力度不够。针对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虽有统一的安排部署,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分层推动的压力传导不够,层级目标不一,存在“上热中温下冷”“前紧后松”的现象,部分承办单位对任务理解模糊、淡化,在执行层面不够有力。
下一步,县政府将进一步强化政治责任,拓宽工作思路,坚持工作标准,改进工作作风,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推动办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各承办单位对于建议办理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深刻认知,从思想根源上领悟议案办理工作对于民生福祉增进的关键意义,不断提升每一位工作人员对自身责任的清晰认识,将思想认识的提高落实到行动中,切实推动建议办理工作与政府中心工作和部门工作紧密融合、无缝衔接,以实实在在、掷地有声且经得起检验的工作成效,回应代表的关切和期盼,确保办理工作不走过场、不浮于表面、不流于形式。二是进一步强化沟通协作。一方面,全面加强建议在办前、办中、办后的全流程沟通,深刻理解代表所提建议的背景、目的和要求,主动邀请代表参与调研、讨论等活动,共商解决方案,定期向代表汇报办理进展,对其提出的疑问和意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协同办理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协调会议,促进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坚决破除合作障碍,从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全方位凝聚工作合力,有效提高建议办理效率。三是进一步加强跟踪问效。实时跟踪建议办理进度,定期汇总各承办单位办理情况,针对滞后事项实施严格监督考核,加大整改推进力度;与此同时持续优化“建议办理公开”制度,充分保障代表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全力促使办理工作从“答复型办理”向“解决型办理”转变,确保问题得到真正解决,让代表满意、让群众受益。